预付款保函:又称还款保函,是指担保人(银行)根据申请人(合同中的预收款人,通常情况下是出口商)的要求向受益人(合同中的预付款人,通常是进口商)开立的,保证一旦申请人未能履约,或者未能全部履约,将在收到受益人提出的索赔后向其返还该预付款的书面保证承诺。
短期情况:一般为 30 天至 90 天。比如在一些简单的货物采购交易中,如果预付款主要用于供应商进行原材料采购等前期准备工作,且整个交易周期较短,预付款保函期限可能设定为 30 天至 60 天;在一些常规的小型工程项目中,预付款用于施工方进场筹备等工作,期限可能在 60 天至 90 天。
合同约定:预付款保函是为保障基础交易合同中预付款的而设立的,合同双方可根据交易的具体安排和需求,在合同中约定预付款保函的期限。比如在大型设备采购合同中,双方可根据设备生产周期、运输时间等因素,协商确定预付款保函的期限。
协商的一般流程
提出协商:由申请人或受益人根据实际情况,向对方提出关于预付款保函期限协商的请求,并说明理由。
双方沟通:申请人与受益人就保函期限调整的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和协商,各自阐述利益诉求和考虑因素,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达成一致:经过协商,双方就保函期限达成一致意见后,形成书面的协议或补充协议。
通知担保人:双方将协商一致的结果通知开立保函的银行或担保机构,由其审核并办理相关的保函期限调整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