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华大学国家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公布的一项“关于全国饮用水系统中亚硝胺类副产物的普查”结果显示,课题组从全国23个省、44个大中小城市和城镇水样中测试了当前已知的全部9种亚硝胺类副产物,其中疑似致癌物NDMA(亚硝基二甲胺)的浓度。
不过,随着这一结果的公布,社会大众也不必惊慌。据了解,亚硝基类化合物,包括亚硝基氨、铂、钾等都是自来水处理中常见的氯副产物,NDMA终生饮用的百万分之一致癌风险浓度是0.7ng/L,也就是说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并不会直接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
医学界在50年代就发现亚硝胺是一类强致癌物,饮用水中的亚硝胺类副产物研究始于20世纪末。有证据表明,潜伏在自来水中的罪魁祸首主要有三卤甲烷,包括三氯甲烷、二氯溴甲烷、三氯溴甲烷和三溴甲烷等氯化物。在用三氯甲烷对白鼠和狗进行的9项实验中,有5项证实能引发肝癌或肾癌,其他3种氯化物也有一定的致癌性。三卤甲烷是净水场中用于的氯,与食物的渣滓和浮游生物等有机物相互反应的产物。尽管我国自来水公司对水源的处理可以说比较严格,但是因为技术等原因,还有一部分重金属、余氯、等有害物质不能得以清除,为居民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显而易见的是,为了减少自来水中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应当采取积极的预防办法,比如个人和家庭不饮用生自来水,提前将水装入容器放置待三卤甲烷挥发一段时间后再用等。但专家提醒,对于大众而言,有效降低风险的方式,还是安装一台净水机彻底解决水的隐患问题。
水是人类生存必需的元素之一,饮用水中亚硝胺问题的紧迫性,必须引起供水部门对于亚硝胺处理的重视,增强水处理技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的这次课题普查,对提升全民饮水意识也许具有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