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从开始操作之初,就出现温热、灼痛,很快使血管扩张,这些可以看作灸法对机体产生的初级的“温通”效应,预示着灸法已经启动了包括感觉在内的神经反射与调节机制,机体能够感知灸法温热或短暂灼痛,并产生一系列反应,除了感觉,还有避让行为及局部血管的生理反应等。正由于灸法“通”的特性是在艾火“温热”刺激条件下发生和造成的,因此“温通”就是艾灸与生俱来的本质与灵魂。
艾灸热效应是灸疗的一个重要作用,灸疗温热刺激不仅涉及表皮,还影响到皮下和肌层。在灸疗过程中,温度是重要的生物物理因素之一。实验测定艾在燃烧时的辐射能谱,不仅具有远红外辐射,而且还具有近红外辐射。根据物理学原理,远红外线能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较浅部位,靠传导而扩散热量,近红外线能量较远红外强,可直接渗透到深层组织,穿透机体的深度可达10mm以上。近红外线并能通过网传到更广泛的部位,而为人体所吸收。但不论是近红外还是远红外,艾燃烧产生的红外线都可为机体细胞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必要的能量,也为能量缺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并有利于生物大分子氢键偶极分子产生受激共振,纠正病理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的混乱。
化脓灸的轻微创伤,除了热刺激,还表现施灸局部产生灸疮,又称灸疤、灸花,都是施灸所造成的浅表无菌性的炎性反应。其实化脓并不仅仅出现于艾炷直接灸,即使艾条灸,只要有足够的施灸强度和持续时间,也可以使施灸局部皮肤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甚至化脓。这么好的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艾条厂家。古人用艾灸顽症大疾时多强调灸熟、灸透,以至达到化脓程度,是因为临床经验表明,只有灸疮化脓溃发,才能提高疗效并疾病,因此灸疮的发或不发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
轻度灸法给患者的刺激只是局部灼热或短暂灼痛,并伴有温热穿透深部的感觉,以及畅快感,这些感觉在施灸数小时后都会消失。但如果灸至化脓程度,显然需要增加施灸强度和壮数,不仅局部灼痛更明显,穿透感、畅快感更加显著,而且此后在施灸局部所引起的炎性化脓对穴位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刺激。
由此可见,艾火的温热刺激及由此造成的化脓现象是艾灸操作基本的特点,这两个特点的形成都离不开艾火的烧灼。虽然不同灸法之间存在某些差异,但临床上可通过操作技巧的变化而相互变通。